当刺其募以泻其结热,满自消而谵语妇人伤寒发热,经水适来,昼则明了,暮则谵语,如有所见,此为热入血室。 凡称欲解者,俱指表而言,如太阳头痛自止,恶寒自罢,阳明则身不热不恶热也。
或谓热在上焦,因而越之,误吐者有矣;或谓釜底抽薪,因而夺之,误下者有矣;或谓火郁宜发,因而误汗者有矣。此医发其汗,使阳气微,又大下之,令阴气弱。
要知阳明病津液未亡者,慎不可攻。寅、卯主木,少阳始生,即少阳主时也。
无大热,指表言,见微热犹在;背微恶寒,见恶寒将罢。 若小便自利者,不能发黄。
【注】伤寒一日太阳受病,二日阳明受病,三日少阳受病,此其传经之常也。若一服瘥,又何必更用人参之温补、柴胡之升降乎?
实中有虚,虚中有实,又阴阳更盛更虚之义。若胃气不和谵语者,少与调胃承气汤。